上高两年轻老板挂条幅寻找贫困生
Friday, August 21, 2009 | Author: dudu

  发动爱心接力

  日子好了就想回报社会

  如果说位于上高县原老汽车站后面偏僻角落的“湘村部落”算有点“档次”的话,亿家仁超市说穿了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,然而就是这两个小店的老板———简卫新和付仁光发动了此次捐助。对于为何突然起主意要捐助贫困学生,他们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:“也没什么,主要是自己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,想回报一下社会!”

卢礻韦(中)与两位爱心叔叔合影

  日子好起来了就回馈社会,这理由说得简单,但真正说做就做的还真不多!

  1974年出生的简卫新在1997年前其实是上高芦洲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,那时的他虽然也热爱教师这个行业,但总觉得自己还该有点“事业”,于是1997年他辞去工作,出外打工。“刚出去还被搞传销的人骗过。”到 2000年的时候,他还是一事无成,于是回到上高,揣着攒下的3500元开了个小饭馆,凭着他的努力,半年后就开起了酒楼,两年后又开了个快餐店,“那时候很苦,因为早上 6点就要开门营业,所以我每天必须 5点就起床,但我同时发现,还有比我起得更早、更苦的人,就是那些学生……”学生们求知的这种吃苦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,加上本身就有着当教师的经历,对学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,这些都让他对学生这个群体很关注。

  比简卫新大一岁的付仁光,那又是另一番情怀。他只有初中文化,早些年做过木工,在广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等地都打过工,还跟着姐夫做个建筑生意,可总是做一件事就失败一次。后来他回到上高,想开了个店。“我吃的就是没文化的亏。我理想很大,可惜力不从心,都怪当时没读好书。那些有知识的人,将来回到上高,就可以作出很多贡献。因此我希望那些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,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

简、付两人将爱心款送到李文杰的爷爷奶奶手中

  不同的经历,让简卫新与付仁光有了相同的念头———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,于是他开始在学校等地到处挂条幅,寻找需要资助的人。“制做一个条幅加上管理费什么的也要几百元,直接捐给受助的人不是更好?”对此他们回答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不然找不到真正需要捐助的人。后来,经人提醒,他们辗转找到了上高县敖阳个私协会,请求他们帮忙找两个真正的贫困生。

  “千里送鸿毛,礼轻情谊重。”对于两人的行动,上高敖阳个私协会李会长感慨地说:“他们虽不是什么大老板,捐的钱也不多,只是每人两千,但为找到两个素不相识的真正的贫困生,他们动了脑子,费了时间,这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!”

  据了解,付仁光去年就开始捐助学生了,“那时我是孤军奋战,只有一个人,现在好了,简卫新加入进来,我从此有了一个坚定的盟友。”

  受捐人之一:受捐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认可

 

卢礻韦(中)与两位爱心叔叔合影

  家住上高正阳小区的卢礻韦,母亲下岗,靠父亲做生意度日,但凭心而论,他算不上最需要捐助的人。“卢礻韦被列为资助对象,主要是因为他完全靠自己的努力,获得了全县文科第一的好成绩,这与某些家里有钱、甚至有家人专门陪读的学生来说,是一个极大的反衬。我们资助他也是为了鼓励其他的学生能以他为榜样,认真学习。”资助人之一的简卫新说。

  卢礻韦是以全县文科第一、总分585的高分考上复旦大学的,“其实成绩好不好不在于物质条件,有家人陪读当然更好,但关键还是自觉,只有自己想读书,自己努力了,成绩才会好起来!”卢礻韦说,学习没诀窍,也不需要什么天分,需要的就是吃苦耐劳,“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努力!”卢社礻韦认为,家境不好,未必不是一种锻炼,其实他家境还不算太坏,虽然不宽裕,但家里衣食住行基本能保障,因此他自己也承认,他并不是那种最需要捐助的人,“几位叔叔肯资助我,我当然很感激,毕业以后,我会效仿他们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!”

  卢礻韦表示,他是在不久前看到挂在校门口的条幅才知道有人要资助贫困学生的,但当时没想到会是自己:“是因为考出了全县第一,才得到两位叔叔的垂青,这是对我努力学习的一种认可,我内心非常感动!”

  受捐人之二:她靠70多岁的爷爷奶奶养大

 

简、付两人将爱心款送到李文杰的爷爷奶奶手中

  第二个受捐人,是目前上高二中高一零班的李文杰同学。

  8月18日,记者一行前往上高县徐家渡镇厚港村李文杰的家中。汽车沿着山路走了好久,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里找到了她的家。首先入眼的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,他们是得知记者等人要来,早就站在炙日烧烤的水泥路上等候。

  原来,他们是李文杰的爷爷奶奶,今年都70多岁了。因为学校已开学,李文杰到学校去了。

  “文杰 7个月的时候,母亲就死了,父亲在广东打工,得了肠癌,赚的钱自己都不够花!”李奶奶这一说,眼角就闪着泪花。原来,文杰的父亲不仅得了肠癌,每年医病要花掉不少钱,最致命的是如此境况之下,他竟然还有一个嗜好:好赌!“他就是不医病,省下两个钱也扔牌桌上了!”

  李文杰是靠两个老人艰辛养大的,记者在其家中看到,除了一台老式电视机外,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。

  文杰人漂亮脑子也聪明,她的读书费用都是东拼西凑来的,“孩子读书好,大家都愿意帮,尤其是外婆那边,舅舅等人时常接济,这才解决了孩子的读书问题!”老奶奶说,中学学费每年只要几百元,这个还能维持,听说大学每年几千,将来都不知咋办。

  “没关系,会有人帮的,我们这不来了吗!”同来的简付两人安慰两位老人家。

  李文杰目前就读的是高一零班,“这是少年班,前30名的学生才可以进去!”同来的卢礻韦告诉记者,上高二中每届录取两千到三千名学生,都是当地学校的尖子生,而这几千名学生中的前30名那都是非常优秀的,而且,当中只有从小学到高中没有留过级的学生才能进零班。

  说话之际李奶奶拿出一个奖状,那是今年 4月份,李文杰在全国中学数学大赛上获得三等奖的证书,“这孩子,要是家境稍微好点,以后读大学肯定没问题!”老奶奶无奈地叹惜道:“可是我们哪知道还有几年命呢?”老奶奶的声泪俱下令闻者动容。

  憧憬“火种”燎原

  针对付仁光和简卫新的行动,曾经协助他们寻找贫困生的上高敖阳工商分局陈局长表示,在上高,经常能看到捐款捐物给贫困者的现象,但是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的不多。如果能够将这种爱心援助延续下去,将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,也能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援助。“付仁光自去年就开始捐款,并决定以后每年捐款一次,目前又把简卫新‘拖下了水’,这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延续。”陈局长说。

  据了解,付仁光和简卫新还有个打算———建立一个互助性集体,除了面向贫困学生等群体捐款之外,平时自己还可以互助,生意上也可以互通有无。

  对于两人的援助行为,付、简自嘲为爱心“火种”,然而要将这种爱心“火种”形成规模,成“燎原”之势,则非两三日的事。“期望能有大批量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群体中来,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将爱心无限了!”两人憧憬地说。

  
 



Category: 上高新闻 | Tags:  | Views: ()
  • 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